曾经的党群服务中心,墙上贴满制度展板,柜中陈列荣誉证书,党建宣传停留在“看图说话”的静态模式。居民匆匆路过,往往“只看不进”,更难“走心”。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呼唤更贴近群众、更具活力的服务阵地。如今,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——党群服务中心正告别静态展示,迈向“可参与、可互动、可串联”的数字化新形态,让红色阵地真正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、“连”起来。
可参与:从“旁观者”到“主角”
数字化升级的首要目标,是打破“只可远观”的距离感,让居民从被动接收信息的“旁观者”,转变为积极投入的“主角”。通过设置触摸互动屏、体感游戏、AR合影打卡等装置,党员群众可以亲手“点亮”党史时间轴,通过手势滑动查看重大历史事件;在“红色拼图”游戏中重温革命历程,在“家风树”互动墙上留下自己的家训寄语。这些设计将知识传递转化为沉浸式体验,让党建教育不再枯燥说教,而是可触、可感、可玩的参与过程。居民在主动操作中加深理解,在亲身参与中增强认同。
可互动:从“单向输出”到“双向奔赴”
传统展板是单向的信息输出,而数字化党群服务中心强调“双向互动”。智能语音助手随时解答政策疑问,线上“民情直通车”小程序让居民一键提交诉求、评价服务;中心大屏实时滚动展示居民“微心愿”,党员志愿者可在线“接单”帮扶,形成“群众点单、组织派单、党员接单”的闭环互动机制。更有“智慧议事厅”,支持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居民议事会,无法到场的居民可通过手机端发言、投票,确保民意表达无遗漏。这种即时、平等的互动模式,让沟通更顺畅,让服务更精准,真正实现党群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可串联:从“功能孤岛”到“治理网络”
数字化的最大优势,在于其强大的整合与串联能力。智慧党群服务中心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功能空间,而是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,将分散的服务、活动、资源高效连接。居民在“党建云地图”上即可查看辖区内所有党群服务站点的实时活动安排,一键预约最近的课程或场地;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的时长自动计入个人积分,可在“爱心超市”线上商城兑换礼品;社区开展的文艺演出、健康讲座等信息,通过系统精准推送给兴趣群体。这种“串联”不仅打通了物理空间的壁垒,更实现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,构建起全域联动的智慧治理网络。
告别静态,拥抱互动,是党群服务中心适应数字时代、提升服务能级的必然选择。当空间充满参与感、服务实现强互动、功能达成全串联,党群服务中心便不再是冷冰冰的“展示馆”,而是有温度、有智慧、有活力的“百姓之家”。在这里,党建可感知,服务可触及,治理可参与。这场数字化变革,正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传承,让党心民心在串联中凝聚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。
聚桥文创,帮助客户提升文化与品牌价值!
党建文化建设一站式服务
全国服务热线:020-85511713 QQ:2903631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