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咨询热线020-85511713 13302269559
专注品牌形象和环境文化设计

首页聚奇课堂 功能联动,叙事赋能:打造高使用率的党群服务中心新范式

功能联动,叙事赋能:打造高使用率的党群服务中心新范式

2025年10月27日10:00 http://www.gzjuqi.com/zgzt/

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建的实体载体,其生命力在于使用率。当前,部分中心存在“建而不用”“用而不活”的困境,根源在于功能碎片化、叙事同质化。打破这一困局,需以“功能联动”重构服务生态,以“叙事赋能”激活情感共鸣,打造集服务、教育、凝聚于一体的新型党群阵地。

党群服务中心设计

一、功能联动:从“空间叠加”到“生态融合”

高使用率的前提是功能实用。传统党群服务中心常将会议室、阅览室、服务大厅等功能模块简单拼凑,导致资源闲置。新范式强调功能的“化学反应”——通过空间重组与流程再造,实现“1+1>2”的联动效应。

上海某街道党群中心将“儿童托管区”与“党员志愿服务站”相邻设置,退休党员在照看孩子的同时,可开展“红色故事小课堂”,既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,又实现了银发党员的价值再创造。深圳南山区的“创客空间+红色直播间”组合,让党员创业者在接受政策辅导的同时,通过直播分享创业故事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。这种“需求牵引功能、功能反哺服务”的闭环设计,让每个空间都成为服务链上的活跃节点。

二、叙事赋能:从“标语上墙”到“故事入心”

功能是骨架,叙事是灵魂。若说功能联动解决了“用什么”的问题,叙事赋能则回答了“为何来”的深层追问。优秀的党群叙事,应将党的宗旨、地方发展与个体记忆编织成有温度的故事网络。

杭州某社区党群中心以“我们的40年”为主题,通过老物件展、居民口述史、数字时间轴等形式,串联起社区从棚户区到现代化小区的变迁史。居民在“旧粮票换新社保”的互动装置中,直观感受到党的政策如何改变个人命运;年轻党员在“社区英雄谱”前,聆听身边党员的抗疫故事。这种“大主题+微叙事”的表达,让抽象的党建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,使党群中心从“教育场所”变为“情感家园”。

三、数字赋能:从“信息孤岛”到“智慧中枢”

功能联动与叙事赋能的落地,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。新范式通过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的智慧服务体系,打破时空限制,提升服务效能。

成都某中心开发的“党群服务大脑”平台,整合了辖区党员信息、群众需求、服务资源等数据。群众通过小程序“一键下单”,系统自动匹配党员志愿者;中心根据数据分析,精准开设“周末党课”“技能夜校”等热门服务。在线上,“数字展馆”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参与组织生活;“故事征集”平台则鼓励每个人成为叙事的参与者。这种“数据驱动服务、服务沉淀数据”的模式,让党群中心更懂群众需求,实现从“被动等待”到“主动服务”的转变。

网友热评